這是一個由柏林愛樂12把大提琴組成的團體
其實對於這樣的編制 先天就有一些限制 因為少有專為其量身訂做的曲目
所以 若要灌錄一些經典曲目 只好請專人改編 但改編的功力又牽涉到演出的效果
另外一方面 這樣的團(或者現在的各個團?)不免也要走跨界的路線
跨爵士 跨探戈 跨流行 跨民謠…自然又牽涉到編曲的功力
除此之外 這些古典樂界出身的樂手 遇到這些跨界作品最致命的其實都是風格的掌握
每個音都對 都很準 節奏也對 大小聲也完全照譜 但整體就是不對 因為音樂不對!
要完美的詮釋另一個領域或不熟悉的作品 事實上需要對文化及其創作背景有一番深入的了解
當然 我認為有一部份還是天生對音樂的解讀力
以Astor Piazzolla 的探戈音樂為例
妙者如Gidon Kremer的演譯直指核心 但也有如Yo-yo Ma隔了一層紗的距離感
我有12把大提琴的前一張專輯—南美洲大逃亡 坦白說 也是衝著其中改編且演奏了皮耶左拉的作品
我記的其中有一首知名的Adios Nonino (Adios是再見之意 Nonino是他父親的小名,是他在父親逝世後 懷念其父親的作品…Astor的父親也叫Vincent..)
其實上次聆聽的經驗並不好 因為就是覺得是一群衣冠楚楚的古典樂手文謅謅地在演奏探戈
所以沒多久那張唱片就被我丟進冷凍庫
這次 我又買了 卻也是Piazzolla的關係 !!
這張專輯名之為—天使之舞 收錄了三首Piazzolla知名的天使系列作品
藉著網路上的試聽 我發現這次不一樣了
皮耶左拉作品中獨有的抑鬱 易感 倏地轉折之後明亮的開展 細微的情緒都掌握到了
另一方面這張唱片的其他作品也都十分出色
像是與爵士女歌手Jocelyn B Smith合作的Let us praise him 及與柏林廣播合唱團合作的Plorate (by Giacomo Carissimi 1605-1674) 12把大提琴此處扮演起稱職但卻又一流的樂團伴奏角色
但是在由David Rinlker改編的威爾第Ave Maria或J.S.Bach的Jesus bleibet meine Freude 我們又聽到一份傑出室內樂團體的演奏
而本唱片中第七首Fratres (兄第) 更是由作曲家Arvo Part親自為他們改編的版本
最令人驚訝的是最後一首 由德國爵士小號手及作曲家Marcus Stockhaussen專為12把大提琴譜曲的”小品” Miniatur
Marcus本人亦參與其中小號的演出 作品有著冷列低吟的風格
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 怎麼形容呢?
就像Marcus自己在曲目介紹中所引用的—You language where languages end.
這是一張近來難得一見有深度有廣度的好唱片 特別是出現在這樣先天受到些許限制的團體
即使音樂風格含蓋甚廣 年代縱貫古今 卻不至感到雜亂 反而感到專注帶來的專一
無論你是那個領域的愛好者 非常值得你擁有! ------ 五顆星*****
博客來關於本CD的頁面 http://www.books.com.tw/CD/activity/12cel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