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百篇  從第九十幾篇開始  就在想第一百篇要不要寫一點特別的?

為什麼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愴(Pathetique)…

最近辦公室有同事帶來大甲的奶油酥餅  聊到上次去大甲竟是高二的暑假

所以  喜歡回憶的我記憶又回到高中的青春年少

我在那時開始認真接觸古典音樂 

第一首因為某些原因  喜愛到有點不可理喻且可倒背如流的交響曲

就是柴氏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

那時剛好尚未停刊的音樂月刊正在玩版本評鑑把當時市面上的版本討論了一番

也因著這些原由  我陸陸續續蒐集的悲愴有十幾個版本

當年幾乎只要沒聽過的悲愴  就會進入我的收藏

 

我的總譜已經捐出去了所以 絕對不忠於原譜   以下是個人意見!

第一樂章  巴松管低吟的帶出第一主題  隨後看似甜美抒情實則悲淒的第二主題出現了

並進而達到前段的一個高潮  但不多久 凋零的木管吹奏將樂團漸漸帶向靜默

就在激情稍歇  呼吸尚未調勻之前  乍然出現的樂團強奏掀起狂風暴雨! 這裡的強奏  很奇怪 即使心中事先做好準備  但在來臨那一刻  總還是會被震嚇!  甚至可用會不會被嚇到分出版本好壞!

在狂風暴雨漸歇之後  淒美的第二主題再現    但這裡卻加強了吶喊的力度 

在銅管吹奏著尾奏進入此樂章結束之際  弦樂群緩緩撥奏出下行音階

這裡  極其重要  要表達出一種生命彷如日落將盡卻又難捨之意..

所以我在任何版本總希望聽見音符徐緩飄落而下  再加上輕但沉重的定音鼓

畫面如同雪地中逐漸遠離的獨行者

而不是部分演出  反而把速度加快

 

第二樂章 以俄羅斯民謠樂風寫成的舞曲 5/4拍子 旋律乍聽柔美動聽  其實深一層來看還是充滿苦悶..好像日子稍微過的好一點  但不知苦難何時再至  總不敢放鬆

5/4的拍子 要怎麼打呢? 我們可以聽見 12 123 - 12  123; 123 12 - 123 12;  12 1 12 - 12 1 12

如此移來換去  心情始終提心吊膽 非常神經質

十幾年前音樂月刊那篇版本評鑑  提到第二樂章時說到..因為5/4拍子 無論怎麼踩都會有一拍踩空  所以傳達一種空虛感

不過  我想圓舞曲也是三拍子  奇數拍啊  可是也沒有一腳踩空的問題

所以我想是我的解讀比較貼近.. 

 

第三樂章 詼諧曲  如進行曲般的強烈節奏 是象徵揮別黑暗迎接勝利了嗎?

看來反而是敵人的號角響起  示威意味濃厚  

命運的最終試鍊來到..

 

第四樂章  不同於大多數的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在其人生最後一首交響曲以慢版Adagio總結

(一如馬勒的告別之作最終號第九 )  有一些坊間的名曲集搜羅各交響曲抒情動人的慢版樂段

總喜歡把柴六的第四樂章放入  我常深覺不以為然  因為這其實是一首Lament

雖非安魂曲之形式 實則深具安魂曲之意…(首演後沒多久 柴可夫斯基就走了..)

某種情況下只會越聽越難過的! 

其實  正因為這個原因  後來我並不常聽悲愴..

因為某些版本從一開始營造的蕭瑟感  會令人想不自覺按下stop..

(所以在100篇勇敢的寫悲愴  也是一種治療吧!)

另外  也因為太熟悉這個曲子  相對的若聽見了無新意的演出  也是毫不遲疑想off

其實  悲愴樂曲中流露的傷悲情緒  可以是人生苦痛的表露 也可以是感情的傷痛

或者僅僅是因為今日工作中的不順遂

 

以下是我擁有的悲愴版本   我實在不是個認真的寫手

我應該把以下都再重聽一遍再來寫  不過 一方面是時間的問題

另外  要一連聽這麼多次的悲愴  可能會too depressive..

所以  有些演出我不加以評述  因為記憶有點模糊了

 

1. 卡拉揚 1971 EMI BPO, 1976/05DG BPO, 1984/01 VPO DVD

卡拉揚非常愛這首作品 錄了許多次  在外人看來  從二次戰後似乎就沒遇過什麼挫折的大師

音樂中流露的情懷反而比較像是陷入感情糾葛的苦悶 

就像我寫在日本之旅卡拉揚廣場中說的  卡拉揚的版本是我當年的入門   甚至是標準

我個人比較喜愛71EMI發行的版本

2. 朱里尼/愛樂管絃樂團  1959/Chicago

--這是我最近聽的版本  朱里尼其實也錄了多次  這張錄於40 

很驚訝那個世代的指揮40歲竟有此見地

整體非常均衡  架構清晰  其中流露的淡淡的哀愁  恰到好處不會令人過分難過

3. 傑利畢達克/慕尼黑愛樂  1992/10

第四樂章結束後 收錄的全場觀眾靜默令人感動

4. 伯恩斯坦/紐約愛樂 1986/08

不知怎麼辦到的超長第四樂章 17分鐘

5. 羅斯卓伯維奇/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 1990/02 (Return to Russia)

這是指揮因為共產黨離開祖國多年後   帶領一個美國團重回故鄉的演出

演出洋溢著興奮與熱情  彷彿想將離鄉多年的遭遇與成就 一併告訴家鄉父老

6. 普涅特涅夫/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  1995/11

這是全集版本  之前一張virgin發行的單行本已獲好評

7. 穆拉文斯基/列寧格勒愛樂 1982/10, 1979

1982年這個數位版本 是當年那場評鑑的永恆典範

8. 泰米卡諾夫/聖彼得堡愛樂 1992/04

9. 阿巴多/維也納愛樂 1972

阿巴多70年代的錄音 最近再重聽了一次 坦白說當年似乎還不擅長柴可夫斯基

近來 也未曾與聞有相關錄音發行

10. 托斯可卡尼尼/美國國家廣播交響樂團 1941/04

!!!就是快!

 

其實也不是特別想去比較版本差異..

有的時後因著心情的不同  會想選擇不同的演出來聆聽

還有   關於版本這件事  就像同樣好的食材  不同的廚師或相同的廚師不同的時刻 廚具

相信作出的料理就是會不同

所以  吃過大農莊的烤明蝦 難道會說我吃過蝦子了 所以大億麗緻鐵板燒的明蝦就不用試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yosensei 的頭像
    kyosensei

    My Foolish Heart

    kyos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