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樂團是2005年海洋音樂祭首獎得主 團員包含排灣阿美及一位白浪(漢人)
他們在今年四月份發行了一張唱片名之為—我在那邊唱
專輯中的曲目有些談到現代原住民青年面對的困境 有些是傳承的叮嚀
在抒發情感之餘 不乏充滿原住民獨特幽默感的作品
例如 專輯中的"藍天"---...想請你喝一杯 口袋裡只有二十塊錢 只好喝較烈的米酒..
另外有一首歌—我不是周杰倫 全曲仿周的語法完成 算是開了他一個玩笑
當初在心情不甚佳的狀況下猛然從廣播中聽到專輯中的第五軌—我在那邊唱
末段來自阿美族古調的旋律 加入現代和弦 基底再配上強烈 明確 節節進逼的節奏 頓時吸引我的聽覺
我那時後心想 怎麼有我沒聽過的原住民音樂??
一定是新發行 否則從新演譯原住民古調如此傑出的作品怎會被埋沒?
我這裡所謂的原住民音樂包含傳統的古調—像被引為奧運主題曲的阿美族"老人飲酒歌"
包含以古調為基礎 加以演譯的曲目—像這首"我在那邊唱" 或布農族王宏恩的前二張專輯
或許還可包含以原住民生活背景為題材但曲調已跟古調毫不相干的作品
那如果只是原住民歌手 可是所創作音樂已與原住民生活文化無關聯呢?
可以討論 或許 最廣義來說可以算是 但那幾乎已不足以感動我
其實在這首”我在那邊唱”中其實還隱藏了一件上帝的恩典
在剛剛提到的末段 正當熱烈的阿美族豐年祭昂揚進入高潮之際
舞仍虔敬 歌亦高亢 但這時排灣族的主唱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緩緩吟詠出屬於排灣族的小調旋律
所以你可以聽見五聲音階的阿美古謠和二度 三度音為主的排灣古調
交織出一段不可思議的天籟!!
這一段沒有任何改編
兩個語言不同 社會組織不同 ..連身材差異也甚大
甚至連唱歌發音方式都不同的語族 其亦各具特色的音樂竟可如此相合
除了感謝神以外 還能說什麼呢!
莊春榮老師融合各族的合唱作品—山海歡唱 是另一明證
臺灣究竟是不是南島語族的原鄉一點都不重要
因為臺灣島上豐富且多樣的南島文化讓這個命題毫無意義
南島四大亞語系 台灣這座小島即擁其三
稍微嚴肅了點解讀這張唱片 其實這是一張很輕鬆很動聽的好唱片
值得細細聆聽玩味
再澄清一點 專輯第一首歌 曲目介紹標示作曲者為其中一位排灣族團員
但旋律怎樣聽都像是排灣族的另一首古調—來甦
我寫信去反應 但未獲回應
現在七八月份正值阿美族豐年祭 如火如荼從臺東往花蓮展開
那麼 為什麼是南往北 而不是北往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