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失落的酒感可以獨立發展出一個單元了  不過這回我歸在飲食篇

一年前(剛好也是中秋前)  一位朋友送我一對德國SCHOTT ZWIESEL的紅酒杯

不論杯身作工精細感良好  光聽其輕敲所發出的清脆聲響就知道這真是一好杯子

用來試這對杯子的第一瓶酒是澳洲Green Point酒莊出產的Syrah

其實這瓶酒當初已開瓶  但之前喝並沒有感受到商家所說的價值

印象中澀味很重  沒什麼香氣

但當我用新杯子喝時  卻全然變了一個模樣

不僅澀位減輕  香氣與果香也跑出來了

當時第一次感受到好杯子對酒的重要

也因為對Green PointSyrah印象良好 也才有後來Green Point Pinot Noir的故事 

朋友送的杯子杯身較垂直  開口內縮程度較輕  我知道這是波爾多的酒杯

我也知道有另一種杯身較寬廣  而開口反而內縮更多的酒杯是所謂勃根第酒杯

之後我認為不錯的酒大概都拿這只杯子喝  但並沒有特別想買只勃根第酒杯來試試  除了一次在東京吉祥寺無印良品看見想買回純粹作紀念

 

這個周末因為開會到台北  順道至聞名已久的信義誠品酒窖

我知道它的勃根第酒藏豐富  原只是想看看而已  沒想到遇到一位出身自亞都麗緻熱心的店員  他講解了對的杯子的重要

他以波爾多酒及勃根第酒相互倒入波爾多酒杯及勃根第酒杯比較彼此差異 

首先是波爾多酒在波爾多酒杯  這是一瓶指定大波爾多地區的AOC

有著Cabernet Sauvignon/Merlot 特色的單寧 澀度適宜 也有些許香氣

但當他把波爾多酒倒入勃根第杯時 我再喝  這瓶酒竟變的苦澀無比 難以入喉 香氣也被掩蓋掉了  同一瓶酒  前後差不過兩分鐘  只因酒杯不同!

其實這關係到葡萄品種特色 酒杯設計差異與舌頭味蕾的分布

波爾多地區的酒或者是Syrah等是屬於單寧較重 酒體較厚的酒 澀味較重

而勃根第的酒以Pinot Noir為主  酒體較輕 較酸 澀味反而沒那麼重

我們的舌尖是以嚐甜味鹹味為主  舌側是酸味  跟舌根則是苦澀味

所謂波爾多酒杯  杯身垂直  開口並無過度內縮

當以這樣的杯子餟飲時 可想而知會是舌尖先碰觸酒

若喝的正是波爾多酒  恰巧先感受到甜味後來才是澀度

反之  若是用寬體開口內縮的酒杯時 酒會直接進入舌根部 (有一點點像用倒的感覺)  若用這樣的酒杯喝波爾多  直接感受到的就會是澀味了

他還拿了一瓶據說只是普通的貴腐酒倒入甜酒專用杯

坦白說 我之前只聞過  這是第一次感覺到的味道

好的酒也要對的杯子才能相得異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yosensei 的頭像
    kyosensei

    My Foolish Heart

    kyosens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